台湾大学
台湾大学成立于1928年,是坐落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综合性大学,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前身为日据时期之「台北帝国大学」。
台大幅员辽阔,校地分布台北、宜兰、新竹、云林,以及中部高山地区,校地面积约3万4千公顷,占台湾总面积的百分之一,提供师生丰富的生物与生态多样性研究环境。
新竹交通大学
新竹交通大学与我校同源,有电机、资讯、理、工、管理、人文、生科、客家及光电共九个学院、18个学系以及28个独立研究所,分布于光复校区(62.72公顷,总校区)、博爱校区(11.13公顷,主要为生物科技学院)、台北校区(0.39公顷,主要为管理学院)、六家校区(2.5公顷,主要为客家文化学院)以及台南校区(8.2公顷,主要为光电学院)五校区。
台湾成功大学
台湾成功大学是中国台湾南部的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北台大、南成大”之美誉,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前身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931年)创立于台南市现址的台湾总督府台南高等工业学校。台湾成功大学校本部位于台湾省台南市,并由相互紧邻的8大校区组成,另拥有安南校区、归仁校区及云林县斗六校区,总面积达187公顷。
台湾清华大学
台湾清华大学前身为1911年在北京设立的清华学堂。1925年设大学部。对日抗战期间,西迁至云南昆明,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共内战后,清华大学被分成两个,北京的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而台湾当局则于1955年于台湾省新竹市让清华大学复校,复校之初首设原子科学研究所,1964年恢复大学部。
台湾铭传大学
台湾铭传大学是一间由家族兴办的知名私立综合大学,1957年由包德明及其丈夫李应兆博士创办,并由包德明担当首任校长,原名为 “铭传女子商业专科学校”,系台湾地区最早设立的女子商业最高学府。 [1] 其校名除了纪念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治理台湾,奠定现代化基础,以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之意,更期望以其为典范,激发师生的壮志雄心、见贤思齐。
台北市立大学
台北市立大学具有规模和竞争力,以「教学卓越、研究精进、国际化、产学合作、社区服务」五大发展主轴,积极推动校务发展新方向,是享誉全球的知名的都会大学。其前身“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更是台湾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为祖国培育了无数优质之学校行政领导及教学人才。另一前身“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创立于 1968 年,是贯彻全民体育政策,培养菁英运动员、舞蹈艺术人才、各级学校体育教师、运动教练、运动科学研究人员、运动领导人才及优秀社会体育工作人员的重点学校。
台湾师范大学
台湾师范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师范大学,前身为台湾日据时期1922年创立的“台湾总督府高等学校”,台湾光复后原地创立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时为台湾四大学府之一。至今,师大已培养出近10名“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湾科技大学
台湾科技大学是台湾教育部门遴选之11所顶尖研究型大学之一,校本部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基隆路,成立于1974年8月1日,建校之目的应台湾经济与工业迅速发展之需求,以培养高科技工程及管理人才为目标。2015年1月,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与台湾师范大学合组「国立台湾大学系统」,三校学生可跨校修课抵学分,共享图书馆、校园网路等资源。
台湾中央大学
台湾中央大学,与南京大学同根同源,位于中坜双连坡,占地62公顷,学生人数约一万两千人,设有8所学院,大学部23个学系(含学士班)、20个独立所,同时设有8个校属研究中心、1个联合研究中心和总教学中心,及附属中坜高级中学,是一所科学、人文荟萃的综合大学。
台湾政治大学
台湾政治大学,位於台北市文山区,是台湾社会科学领域著名的高等学府。目前学校有9个学院,分别为文、理、社会科学、法、商、外国语文、传播、国际事务及教育学院。政大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传承人文社会科学优良传统,以打造国际一流人文社会学术殿堂为愿景,持续前进。
台湾东吴大学
台湾东吴大学于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1951年在台湾复校,也是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历史悠久,被视为最佳的私立大学之一,与位于江苏的苏州大学同宗同源,并互为姊妹学校。学校现有外双溪及城中两校区,分别位居台北市文教、政经精华动线上。文、理、外语三学院位于外双溪,此处为一文化风景区,毗邻台北故宫博物院;法、商学院及推广部则位在政治经济重心之台北市城中区,两校区周边交通便捷。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化大学创建于1962年,原名远东大学,后改为中国文化学院,1980年改为中国文化大学。由于创办人张其昀身为现代儒学复兴运动和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也是学衡派的重要成员和国风社的灵魂人物,因而文大的创办被认为和《学衡》、《国风》存在精神联系,也是对中国文化学奠基人柳翼谋的纪念,为南雍办学宏旨的一个延续。2014年,文大商学院荣获ACCSB国际认证。 [3] 根据2016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国文化大学名列三星级“中国知名大学”。
台湾辅仁大学
台湾辅仁大学是天主教辅仁大学,简称“辅大”,是位于中国台湾省新北市新庄区的一所著名私立大学,台湾基督宗教大学院校联盟成员,直属梵蒂冈罗马教廷教育部,为亚洲仅有的两所宗座大学之一(另一为日本上智大学)。根据2015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辅仁大学名列5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
台湾中原大学
中原大学为台湾基督宗教大学院校联盟成员,私立前段的著名学府(上海交通大学ARWU,2014;泰晤士报,2014), [1-3] 是台湾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繁星计划”、“教学卓越计划”(类似大陆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4] 连续多年获教育部奖励私立大学校院务发展计划、教学卓越计划最高资助金额。
台湾静宜大学
静宜大学简称“静宜”,是一所位于台湾省台中市沙鹿区的知名天主教大学,其校区占地广达30公顷,被誉为花园式校园。该校由美籍主顾修女会(Sisters of Providence)之修女盖夏姆姆(Sister Marie Gratia Luking)所设办,校名取自其中文名字“陆静宜”,校史可追溯到1932年其在河南开封创办的静宜女中。
台北商业大学
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旧称台北商专,简称北商、国立台北商业大学,是一所位居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国立大学。学校简史: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创立于1917年,时值日治时代,原名“台湾总督府立商业学校”。2014年升为大学,更名为国立台北商业大学。
高雄大学
国立高雄大学是台湾教育部门指定之二十五所“繁星计划”大学之一,结合教学研究与产业发展,重视人文素养与科学创新,培育精英人才之特色优质大学。95.8%的老师具有博士学位,教授的产学及研究领域的能量在《远见杂志》2012年调查中位列台湾地区第八位。于2006、2007、2015、2016年荣获教育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画,2018年荣获高等教育深耕计画。
东海大学中国
东海校区是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为传承包括燕京和金陵在内的大陆13所知名教会大学之优良传统而在台湾拨款建立,其校友涵盖10名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视为台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1953年11月11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主持东海大学奠基典礼,经过六十年的拓新,校园面积达1,339,531平方米,是中台湾规模最大的学府。清新幽静的校园景色搭配古朴雅致的唐代风格校舍,让东海成为台湾最美丽的大学,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影片在此拍摄取景。由著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台中市地标—路思义教堂就坐落在东海大学第一校区。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是一所坐落于香港九龙塘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八所大专院校之一,获教育部列入国家重点高校名单。1984年在九龙旺角建立香港城市理工学院,1995年获政府授予自我评审资格,并更名为香港城市大学,1997年在原威灵顿中学旧址设立九龙湾分校。学校开设6个学院(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科学及工程学院、创意媒体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法律学院、以及动物医学院),学生约20000人,其中6500人是研究生,教职员工逾4000人。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简称“浸大”,由香港浸信会联会于1956年创办的私立高等学府,致力提供全人教育。1983年,当时的浸会学院获政府全面资助,成为公立专上学府,于1994年更名为香港浸会大学。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于1981年成立,前身为私立东亚大学。澳门大学现有学生10,000多名,设有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学院、中华医药研究院、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以及荣誉学院 ,开办学士、硕士、博士等约130多个学位课程,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部分课程以中、葡或日语授课。澳门大学于2014年8月迁入位于广东省横琴岛、一个沿用澳门法律管辖的全新校园,面积比旧校园约大20倍,占地约1.09平方公里,可容纳至少15,000名学生。现时,澳门大学借鉴了牛津、剑桥、耶鲁等世界一流名校的成功经验,全面转型为住宿式书院式大学。新校园现设十所住宿式书院,书院与学院制度相辅相成,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可一起学习、竞赛、娱乐和生活,并在同侪的激励与合作之下学习自律管理、自主行动、自我成长,达致全天候、多方位培养人才的目的。
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上海软科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列第21位;在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501-600名,港澳第6;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最新公布的商学/管理学科学术排名中,商学院决策科学系位列大中华区第29位;在ARWU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位列亚洲前10,大中华区第4,世界76-100名。2019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澳门科技大学位列229位。